- 六盘山脉
基本解释:中国南北走向的主要山脉之一。古称陇山。纵贯宁夏南部和甘肃东部。海拔一般在2500米以上,最高峰米缸山达2942米。
六盘山脉是什么意思
相关词汇
- 六盘山: liùpán shān[Liupan Mountains] 中国西部山脉,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甘肃省东部。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最高峰米缸山达2942米。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
- 盘山: pánshān环绕在山上的:~道│~公路│~水渠。
- 山脉: shānmài成行列的群山,山势起伏,向一定方面延展,好象脉络似的,所以叫做山脉。
- 高加索山脉: gāojiāsuǒ shānmài[Caucasus Mountains] 在高加索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横贯黑海和里海之间地山系。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462米
- 喀尔巴阡山脉: kā5ěrbBqiān shānmài[Carpathian Mountains] 欧洲中部山脉,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国境内
- 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脉: xǐmǎlāyǎ shān,xǐmǎlāyǎ shānmài[the Himalayas] 位于中国西藏和印度次大陆之间的山系。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形成于第三纪,有30多座7300米以上的山峰,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海拔8848米
- 六盘水市: 六盘水市 基本解释:在贵州省西部,邻接云南省,贵昆铁路经过境内。1978年设市。人口1935万(1995年)。为黔西煤田所在地,是以煤炭、电力、钢铁、化学、建筑材料等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
- 六相: 1. 传说辅佐 黄帝 的六臣: 蚩尤 、 大常 、 奢龙 、 祝融 、 大封 、 后土 , 分掌天地四方。 ▶ 《管子‧五行》: “昔者 黄帝 得 蚩尤 , 而明于天道;得 大常 , 而察于地利;得 奢龙 , 而辩于东方;得 祝融 , 而辩于南方;得 大封 , 而辩于西方;得 后土 , 而辩于北方。 ▶ 黄帝 得六相, 而天地治, 神明至。” ▶ 唐 张说 《祭崔侍郎文》: “故令名不离其身, 方齐六相, 助明三辰。” ▶ 清 钱谦益 《炼丹台》诗: “六相资辅弼, 五贼收狂癫。” 2. 佛教语。 指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 见《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 ▶ 清 黄宗羲 《苏州三峰汉月藏禅师塔铭》: “ 曹洞 、 为仰 、 法眼 建立四禁、五位、六相、三昧等纲宗, 以竭机语之欺伪。”
- 六监: 王莽 时之司中、太御、太卫、奋武、军正、大赘, 位皆上卿, 号称“六监”。 ▶ 《汉书‧王莽传中》: “﹝ 始建国 元年﹞更名光禄勋曰司中, 太仆曰太御, 卫尉曰太卫, 执金吾曰奋武, 中尉曰军正, 又置大赘官, 主乘舆服御物, 后又典兵秩, 位皆上卿, 号曰六监。”
- 六省: 指 唐 代的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六省。 ▶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七年》: “三月, 初定令,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次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为六省。”
- 六瘼: 民间的各种疾苦。 ▶ 《北史‧儒林传下‧黎景熙》: “陛下爰发明诏, 广求六瘼, 同 禹 汤 之罪己, 高 宋景 之守正, 澍雨应时, 年谷斯稔。” ▶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六瘼》: “六瘼, 即六事也。”此指六卿所掌各项政令范围内民之疾苦。 参见“ 六事 ”。
- 六眷: 犹六亲。 ▶ 《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 “为人就没个亲戚六眷?此是我姨娘家借来的钗梳。” ▶ 《儒林外史》第五回: “过了三日, 王德 、 王仁 果然到 严 家来, 写了几十副帖子, 遍请诸亲六眷。” ▶ 克非 《春潮急》三三: “由于 张福林 一贯悭吝, 亲戚六眷间, 极少往还。”
- 六疾馆: 南朝 齐 文惠太子 萧长懋 所建馆名。 ▶ 《南史‧齐文惠太子传》: “太子与 竟陵王 子良 俱好释氏, 立 六疾馆 以养穷人。”
- 六眸: 谓六目龟。 古人视为神灵之物。 ▶ 《文选‧郭璞<江赋>》: “有鳖三足, 有龟六眸。” ▶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 “今 吴兴郡 阳羡县 山上有池, 池中出三足鳖, 又有六眼龟。” ▶ 唐 刘禹锡 《楚望赋》: “虽三趾与六眸, 时或加乎一目。”
- 六疾: 六种疾病: 寒疾、热疾、末(四肢)疾、腹疾、惑疾、心疾。 ▶ 《左传‧昭公元年》: “淫生六疾……阴淫寒疾, 阳淫热疾, 风淫末疾, 雨淫腹疾, 晦淫惑疾, 明淫心疾。”后用以泛指各种疾病。 ▶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 “六疾待其前, 五刑随其后。” ▶ 《旧唐书‧懿宗纪》: “六疾斯侵, 万机多旷, 医和 无验, 以至弥留。” ▶ 清 唐孙华 《题张汉昭小像》诗: “闻君妙方术, 六疾应手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