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柱是什么意思

  用"八柱"造句

  •  1.  古代神话传说, 地有八柱, 用以承天。
       ▶ 《楚辞‧天问》: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王逸 注: “言天有八山为柱。”
       ▶ 洪兴祖 补注: “《河图》言, 昆仑 者, 地之中也, 地下有八柱, 柱广十万里, 有三千六百轴, 互相牵制, 名山大川, 孔穴相通。”
       ▶ 唐 柳宗元 《天对》: “完离不属, 焉恃夫八柱!” 王闓运 《愁霖赋》: “八柱损高, 天池谢川。”
     
     2.  比喻能为国家扶颠持危的栋梁之才。
       ▶ 唐 颜真卿 《金紫光禄大夫守太子太傅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 “家崇八柱之勋, 地半三分之业。”
  • :    bā ㄅㄚˉ1)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
  • :    zhù ㄓㄨˋ1)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子。~石。顶梁~。...
  • 八柱国:    北朝 西魏 最高官职为柱国大将军, 位在丞相之上。    ▶ 大统 十六年以前, 计有 宇文泰 、 李虎 、 王元欣 、 李弼 、 独狐信 、 赵贵 、 于谨 、 侯莫陈崇 等八人曾任此职, 时称“八柱国”。 参阅《周书‧侯莫陈崇传》。
  • 八柄:    古代帝王统驭臣下的八种手段, 即爵、禄、予、置、生、夺、废、诛。    ▶ 《周礼‧天官‧大宰》: “以八柄诏王驭群臣: 一曰爵, 以驭其贵;二曰禄, 以驭其富;三曰予, 以驭其幸;四曰置, 以驭其行;五曰生, 以驭其福;六曰夺, 以驭其贫;七曰废, 以驭其罪;八曰诛, 以驭其过。”    ▶ 《三国志‧吴志‧张紘传》: “﹝人君﹞操八柄之威, 甘易同之欢, 无假取于人。”    ▶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谥议》: “八柄驭下, 九官咸事。”    ▶ 明 无名氏 《飞丸记‧权门狼狈》: “你瞒天祸胎驾虎威, 把八柄三纲坏。”
  • 八树:    指八桂。    ▶ 唐 雍裕之 《山中桂》诗: “八树拂丹霄, 四时青不凋。”参见“ 八桂 ”。

相关词汇

        :    bā ㄅㄚˉ1)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
        :    zhù ㄓㄨˋ1)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子。~石。顶梁~。...
        八柱国:    北朝 西魏 最高官职为柱国大将军, 位在丞相之上。    ▶ 大统 十六年以前, 计有 宇文泰 、 李虎 、 王元欣 、 李弼 、 独狐信 、 赵贵 、 于谨 、 侯莫陈崇 等八人曾任此职, 时称“八柱国”。 参阅《周书‧侯莫陈崇传》。
        八柄:    古代帝王统驭臣下的八种手段, 即爵、禄、予、置、生、夺、废、诛。    ▶ 《周礼‧天官‧大宰》: “以八柄诏王驭群臣: 一曰爵, 以驭其贵;二曰禄, 以驭其富;三曰予, 以驭其幸;四曰置, 以驭其行;五曰生, 以驭其福;六曰夺, 以驭其贫;七曰废, 以驭其罪;八曰诛, 以驭其过。”    ▶ 《三国志‧吴志‧张紘传》: “﹝人君﹞操八柄之威, 甘易同之欢, 无假取于人。”    ▶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谥议》: “八柄驭下, 九官咸事。”    ▶ 明 无名氏 《飞丸记‧权门狼狈》: “你瞒天祸胎驾虎威, 把八柄三纲坏。”
        八树:    指八桂。    ▶ 唐 雍裕之 《山中桂》诗: “八树拂丹霄, 四时青不凋。”参见“ 八桂 ”。
        八枳:    谓大小、上下递为藩蔽。 枳树芳香多刺, 可做篱笆, 故以为喻。    ▶ 《逸周书‧小开》: “德枳维大人, 大人枳维公, 公枳维卿, 卿枳维大夫, 大夫枳维士, 登登皇皇, 君枳维国, 国枳维都, 都枳维邑, 邑枳维家, 家枳维欲无疆。”
        八校:    汉 所置八种校尉的合称。    ▶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 外掌 西域 。 屯骑校尉掌骑士。 步兵校尉掌 上林 苑门屯兵。    ▶ 越 骑校尉掌 越 骑。    ▶ 长水 校尉掌 长水 宣曲 胡 骑。 又有 胡 骑校尉, 掌 池阳 胡 骑, 不常置。 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 虎贲校尉掌轻车。 凡八校尉, 皆 武帝 初置, 有丞、司马。 自司隶至虎贲校尉, 秩皆二千石。”    ▶ 东汉 灵帝 又置西园八校尉。 后通称将佐为八校。    ▶ 汉 应瑒 《西狩赋》: “双翼伉旌, 八校祖分。”    ▶ 唐 王维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应制》诗: “山川八校满, 井邑三农竟。”
        八枋:    八柄。    ▶ 《周礼‧春官‧内史》: “掌王之八枋之法, 以诏王治, 一曰爵, 二曰禄, 三曰废, 四曰置, 五曰杀, 六曰生, 七曰予, 八曰夺。”
        八桂:      1.  八株桂树。    ▶ 《山海经‧海内南经》: “桂林八树, 在 番隅 东。”    ▶ 郭璞 注: “八树而成林, 言其大也。    ▶ 番隅 , 今 番隅县 。”    ▶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 “八桂森挺以凌霜, 五芝含秀而晨敷。”    2.   广西 的代称。    ▶ 南朝 梁 沈约 《齐司空柳世隆行状》: “临 姑苏 而想 八桂 , 登 衡山 而望 九疑 。”    ▶ 唐 韩愈 《送桂州严大夫》诗: “苍苍森 八桂 , 兹地在 湘 南。”    ▶ 明 杨基 《忆弟》诗: “ 青州 信息稀, 八桂 音书绝。”
        八极:    八方极远之地。    ▶ 《庄子‧田子方》: “夫至人者, 上闚青天, 下潜黄泉, 挥斥八极, 神气不变。”    ▶ 《淮南子‧原道训》: “夫道者, 覆天载地, 廓四方, 柝八极, 高不可际, 深不可测。”    ▶ 高诱 注: “八极, 八方之极也, 言其远。”    ▶ 唐 李白 《大鹏赋》: “余昔于 江陵 见 天台 司马子微 , 谓余有仙风道骨, 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 鲁迅 《南腔北调集‧大家降一级试试看》: “ 杜威 教授有他的实验主义, 白璧德 教授有他的人文主义, 从他们那里零零碎碎贩运一点回来的就变了 中国 的呵斥八极的学者, 不也是一个不可动摇的证明吗?”
        八案:    宋 代三司中度支使所分掌的八项政务。    ▶ 《宋史‧职官志二》: “度支分掌八案: 一曰赏给案, 二曰钱帛案, 三曰粮料案, 四曰常平案, 五曰发运案, 六曰骑案, 七曰斛斗案, 八曰百官案。”
        八材:    指珠、玉、石、木、金属、象牙、皮革、羽毛等八种供制作器物的材料。    ▶ 《周礼‧天官‧大宰》: “以九职任万民……五曰百工, 饬化八材。”    ▶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 “八材: 珠曰切, 象曰磋, 玉曰琢, 石曰磨, 木曰刻, 金曰镂, 革曰剥, 羽曰析。”    ▶ 《南齐书‧武帝纪》: “九谷之重, 八材为末。”

相邻词汇

  1. "八材"什么意思
  2. "八极"什么意思
  3. "八枋"什么意思
  4. "八枳"什么意思
  5. "八柄"什么意思
  6. "八柱国"什么意思
  7. "八树"什么意思
  8. "八校"什么意思
  9. "八桂"什么意思
  10. "八案"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