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代理学流派之一的创始人 胡宏 , 学者称为 五峰先生 。
▶ 宏 为 安国 季子, 传父学, 著有《知言》等。 参阅 清 黄宗羲 《宋元学案‧五峰学案》。
五峰先生是什么意思
相关词汇
- 五峰: 指五个手指。 ▶ 《全唐诗》卷八七九载《酒令...
- 先生: xiān sheng①老师。②对知识分子的称呼。③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
- 五峰: 指五个手指。 ▶ 《全唐诗》卷八七九载《酒令‧招手令》: “死其三洛, 生其五峰。” ▶ 《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佑三年》“为手势令” 元 胡三省 注: “五峰, 通呼五指也。”
- 先生: xiān sheng①老师。②对知识分子的称呼。③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都带人称代词做定语):她~出差去了│等我们~回来,我让他马上去找您。④〈方〉医生。⑤旧时称管账的人:在商号当~。⑥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业的人:算命~。
- 世先生: 对有世交的平辈的尊称。 ▶ 《儒林外史》第三回: “张乡绅先攀谈道: ‘世先生同在桑梓, 一向有失亲近。 ’”
- 乡先生: 古时尊称辞官居乡或在乡教学的老人。 ▶ 《仪礼‧士冠礼》: “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 ▶ 郑玄 注: “乡先生, 乡中老人为乡大夫致仕者。” ▶ 《仪礼‧乡射礼》: “以告于乡先生君子可也。” ▶ 贾公彦 疏: “此即《乡饮酒》注云‘先生, 谓老人教学者’。” ▶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 “古之所谓乡先生殁而可祭于社者, 其在斯人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寒月芙蕖》: “缙绅家闻其异, 招与游, 从此往来乡先生门。”
- 六先生: 指 宋 代 周敦颐 、 程颢 、 程颐 、 张载 、 邵雍 、 司马光 。 也指 周敦颐 、 张载 、 程颢 、 程颐 、 张栻 、 朱熹 等六人。 ▶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六先生》: “ 朱文公 有《六先生赞》, 谓 濂溪 、 明道 、 伊川 、 横渠 、 康节 、 涑水 也。 ▶ 端平 初, 常熟 令 王爚 , 于县学建六先生祠, 祀 濂溪 、 横渠 、 明道 、 伊川 、 晦庵 、 南轩 。 ▶ 淳佑 辛丑, 命州县学各建六先生祠。”
- 古先生: 东汉 末有 老子 入夷狄为浮屠的传说, 至《老子化胡经》、《西升经》等道经, 益增附会, 证成其说, 谓 老子 西游化胡成佛, 并以佛为其弟子, 自号为“古先生”。 后世因以“古先生”借称佛及佛像。 ▶ 唐 王维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邱兰若》诗: “深洞长松何所有, 俨然 天竺 古先生 。” ▶ 赵殿成 笺注: “《西升经》: ‘ 老子 西升, 开道 竺乾 , 号 古先生 。 善入无为, 不终不始, 永存绵绵。 ’ 李荣 注: ‘ 竺乾 者, 西域之国名也。 号 古先生 者, 谓无上大道先天而生。 故曰 古先生 , 即 老子 之别号也。 ’” 唐 白居易 《酬梦得以予五月长斋延僧徒绝宾友见戏十韵》: “交游诸长老, 师事古先生。”原注: “ 竺乾 古先生也。” ▶ 明 许承钦 《夏仲自正觉寺游佛峪》诗: “当户古先生, 鬼工迄未竟。”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琉璃青黯黯, 静对古先生。”
- 四先生: 1. 宋 谢良佐 、 游酢 、 吕大临 、 杨时 , 均为理学家 程颐 的弟子, 时称“四先生”。 见《宋史‧道学传二‧谢良佐》。 2. 宋 崔鷃 、 陈恬 皆戊戌生, 田昼 、 李豸 皆己亥生, 并居 颍昌阳翟 , 四人均反对 熙宁 变法, 合称“戊己四先生”。 见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四。
- 太先生: 《新唐书‧元结传》: “父 延祖 , 三岁而孤……卒年七十六, 门人私谥曰‘太先生’。”后称老师的父亲, 父亲的老师或老师的老师为太先生。 参阅 清 梁章钜 《称谓录‧父之师师之师》。
- 小先生: xiǎoxiān sheng指学习成绩较好,给同学作辅导员的学生。也指一面跟老师学习一面教别人的人。
- 方先生: 指行为端正而有些迂腐、固执的人。 ▶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二章: “又说, 你是个方先生, 她们都曾经向你漏过口风, 希望你先提出来说的, 你却走的是方格格路。”
- 曲先生: 指酒。 ▶ 厉荃 《事物异名录‧饮食‧酒》引 明 张安国 《椰子酒榼诗》: “道傍麴先生, 风味固自佳。”参见“ 麴生 ”。
- 村先生: 对乡村塾师的称呼。 ▶ 林纾 《闽中新乐府》: “村先生, 貌足恭, 训蒙《大学》兼《中庸》。”
- 楮先生: 唐 韩愈 《毛颖传》: “ 颖 与 绛 人 陈玄 、 弘农 陶泓 及 会稽 楮先生 友善, 相推致, 其出处必偕。”此文将笔、墨、砚、纸拟人化, 称纸为 楮先生 , 后遂以 楮先生 为纸的别称。 ▶ 宋 杨万里 《海鳅赋》: “贼众指而笑曰: ‘此南人之喜幻, 不木不竹, 其诳我以 楮先生 之俦乎?’” 宋 陆游 《村居日饮酒对梅花醉则拥纸衾熟睡》诗: “孤寂惟寻 麴道士 , 一寒仍赖 楮先生 。”亦省作“ 楮生 ”。 ▶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 “三友不居 毛颖 后, 五军仍在 楮生 前。” ▶ 元 许有壬 《李惟中学士自西台侍御召入以未央宫瓦砚为贶》诗: “ 楮生 、 毛颖 贺得友, 坐令几案增光辉。”
- 炉先生: 炉甘石的别名。 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三‧炉甘石》。
- 老先生: 1. 对年高望重者的敬称。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是时 谊 年二十馀, 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 诸老先生不能言, 贾生 尽为之对, 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 “我说的是那没体面的相公们, 老先生是正人君子, 岂有偷觜之理。” ▶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 “老先生宁愿和其他救国同志共甘苦, 不愿独坐, 始终未曾应允。”亦省称“ 老先 ”。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 “大撒脚步正往东北走, 合夥了个 敬仲 老先才显俺的名。” 2. 旧时官场中的称呼。 ▶ 宋 时已有之, 但非仕途常称; 元 时始称于官场; 明 代, 三司见督抚称老先生, 见巡抚称先生大人, 虽行而犹有分别; 清 康熙 以后渐滥, 京官通称老先生。 ▶ 明 冯惟敏 《新水令‧送李阁老石鹿归田》套曲: “呀, 老先生去国, 方显的元臣出处得其宜。” ▶ 《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 “他的子孙往往的求那班名公老先生们把他平日的好处怎长怎短的给他写那么一大篇。”亦省称“ 老先 ”。 ▶ 清 翟灏 《通俗编‧何氏语林》: “前 明 太监称卿大夫, 每曰‘老先’而不云‘生’。” ▶ 《醒世姻缘传》第四回: “ 钱少宰 老先新点了兵部, 狠命的央晚生陪他上京。”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老先生》。
- 褚先生: 1. 指 汉 褚少孙 。 ▶ 《史记‧三代世表》: “ 张夫子 问 褚先生 曰: ‘《诗》言 契 、 后稷 皆无父而生。 今案诸传记咸言有父, 父皆 黄帝 子也, 得无与《诗》谬乎?’” 司马贞 索隐: “ 褚先生 名 少孙 , 元 成 间为博士。” 2. 唐 韩愈 《毛颖传》: “ 颖 与 绛 人 陈玄 、 弘农 陶泓 及 会稽 褚先生 友善, 相推致, 其出处必偕。”按, 韩 文以笔砚纸拟人为说, 后遂以“褚先生”为纸的别称。
- 角先生: 旧时女性泄欲器具。
- 三对面先生: 说客。 ▶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一摺: “喒道你这三对面先生来瞰我, 那里是八拜交仁兄来访我, 多应是两赖子 随何 来说我。”
- 不语先生: 指 白居易 撰的《六帖》。 ▶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文学上》: “《牛羊日历》以 白居易 《六帖》为不语先生。”
- 东郭先生: dōng guō xiān shēng 【解释】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出处】明·马中锡《中山狼传》【拼音码】dgxs【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比喻不分善恶的人【英文】person who is kind to enemy
- 乌有先生: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拟的人名。意为无有其人。
- 五斗先生: 唐 王绩 别号。 ▶ 王绩 字 无功 , 喜酒, 一饮五斗, 自作《五斗先生传》以见志。 见《新唐书‧隐逸传‧王绩》。
- 五柳先生: 1. 晋 陶潜 的别号。 ▶ 潜 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文中云: “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 ▶ 宋 杨万里 《张功父请祠甚力得之简以长句》诗: “老夫老矣不归去, 五柳先生 应笑汝。”亦省称“ 五柳 ”。 ▶ 宋 王安石 《五柳》诗: “ 五柳 柴桑 宅, 三 杨 白下 亭。” ▶ 清 汪懋麟 《独酌》诗之三: “吾爱 五柳 贤, 独酌自成癖。” 2. 泛指志趣高尚的隐士。 ▶ 唐 雍陶 《和孙明府怀旧山》诗: “五柳先生本在此, 偶然为客落人间。”亦省称“ 五柳 ”。 ▶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摺: “不恋那三公华屋, 且图个五柳婆娑。” ▶ 明 谢谠 《四喜记‧椿庭庆寿》: “五柳堂前启寿筵, 白头严父散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