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ízìtiè,xízìbù
[copybook] 从前初级小学用的包括书法范例的书写本(如以格言或箴言为形式),供学习者模仿
习字帖,习字簿是什么意思
发音:
相关词汇
- 习字: xízì练习写字。
- 帖: tiè ㄊㄧㄝˋ1)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字~。画~。·参考词汇...
- 字: zì ㄗˋ1)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
- 簿: bù ㄅㄨˋ1)本子,册籍:~册。~记。~籍。~录。2)古代称公文、案...
- 字帖: zìtiè供学习书法的人临摹的范本,多为名家墨迹的石刻拓本、木刻印本或影印本。
- 八字帖: 即庚帖。 旧俗订婚时写明男方或女方生辰八字的帖子。 参见“ 八字 ”。
- 字帖儿: zìtiěr写着简单的话的纸片,多为通知、启事之类。
- 八字帖儿: bāzìtiěr[card of horoscope presented by candidate for betrothal;written marriage proposal on which are stated the year,month,day and hour of one's birth] 旧俗订婚前写明各自生辰八字的帖子,双方互相交换保存
- 习学: 犹学习。 ▶ 《南史‧张敬儿传》: “ 敬儿 始不识书, 及为方伯, 乃习学读《孝经》、《论语》。”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荼国》: “伽蓝百馀所, 僧徒万馀人, 并皆习学大乘法教。” ▶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摺: “我将这两个孩儿, 留在家中, 着他习学文章。” ▶ 《红楼梦》第八一回: “自今日起, 再不许做诗做对的了, 单要习学八股文章。”
- 习字帖: 习字帖(习字簿)拼音:xí zì tiè ,xí zì bù 注音:ㄒㄧˊ ㄗㄧˋ ㄊㄧㄝ ˋ ,ㄒㄧˊ ㄗㄧˋ ㄅㄨˋ 词语解释◎ 习字帖,习字簿 xízìtiè,xízìbù[copybook] 从前初级小学用的包括书法范例的书写本(如以格言或箴言为形式),供学习者模仿
- 习安: 谓习惯于安定。 ▶ 宋 秦观 《治势下》: “逮 嘉佑 之后, 习安玩治, 为日既久, 大臣以厚重相高, 小臣以苟简自便。”
- 习定: 谓养静以止息妄念。 ▶ 《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 “京城禅德皆云, 欲得会道, 必须坐禅习定, 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 未之有也。” ▶ 宋 陈显微 《文始真经言外经旨‧五鉴》: “昔有人居山习定, 而山精现怪异之形, 变化百种, 魔挠其人, 其人瞑目不视, 曰: 汝之伎俩有尽, 我之不闻不见无穷。”
- 习好: xíhào长期养成的嗜好。
- 习家: 见“ 习家池 ”。
- 习套: 犹旧套, 老套。 ▶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小照》: “小照之例, 景则春花秋月, 事则弹琴咏诗, 千潭一印, 已成习套。” ▶ 王国维 《人间词话》五四: “盖文体通行既久, 染指遂多, 自成习套。”
- 习家池: 古迹名。 一名 高阳池 。 在 湖北 襄阳 岘山 南。 ▶ 《晋书‧山简传》: “ 简 镇 襄阳 , 诸 习氏 荆 土豪族, 有佳园池, 简 每出游嬉, 多之池上, 置酒辄醉, 名之曰 高阳池 。”后多借指园池名胜。 ▶ 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一: “非寻 戴安道 , 似向 习家池 。” ▶ 清 赵翼 《西湖咏古》: “不是行都集冠盖, 此湖也只 习家池 。”亦省作“ 习池 ”。 ▶ 唐 杜甫 《初冬》诗: “日有 习池 醉, 愁来《梁甫吟》。” ▶ 宋 曾巩 《高邮逢人约襄阳之游》诗: “未把迂疏笑 山简 , 更须同上 习池 游。”或省作“习家”。 ▶ 唐 李商隐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 “兴欲倾燕馆, 欢终到 习 家。”
- 习复: 复习。 ▶ 《国语‧鲁语下》: “士朝受业, 昼而讲贯, 夕而习复, 夜而计过, 无憾而后即安。” ▶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季敬姜》: “士朝而受业, 昼而讲肄, 夕而习复, 夜而讨过, 无憾而后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