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ūtuōbāng
理想中最美好的社会。本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Thomas More)所著书名的简称。作者在书里描写了他所想像的实行公有制的幸福社会,并把这种社会叫做‘乌托邦’,意即没有的地方。后来泛指不能实现的愿望、计划等。[新拉Utopia]
乌托邦是什么意思
相关词汇
- 乌: (烏)wū ㄨˉ1)指“乌鸦”:~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飞兔...
- 托: tuō ㄊㄨㄛˉ1)用手掌承着东西:两手~着下巴。2)陪衬,铺垫:衬~...
- 邦: bāng ㄅㄤˉ1)国:友~。邻~。~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
- 乌戏: 叹词。 ▶ 唐 李翱 《复性书上》: “乌戏, 夫子复生, 不废吾言矣!”
- 乌拉: wūlā①西藏民主改革前,农奴为官府或农奴主所服的劳役,主要是耕种和运输,还有种种杂役、杂差。②服上项劳役的人。‖也作乌喇。另见wù·la。◆ 乌拉wù la东北地区冬天穿的鞋,用皮革制成,里面垫乌拉草。也作靰鞡。另见wūlā。
- 乌戎潘当: [Ujung Pandang]旧称望加锡(Macassar)。印度尼西亚苏拉维西省城市。16世纪葡萄牙人来此时,这里已是一个繁荣的港埠,后来受荷兰人控制,1607年荷兰人在此建了一个贸易站,并于1667年最终废除了苏丹。1848年成为一个自由港,1946年为荷兰资助的印度尼西亚帖木儿国(东印度尼西亚)的首府。1949年成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一部分。设有哈桑努丁大学(建于1956)。人口1,092,000(1995)。
- 乌拉圭: 乌拉圭拼音:wù lɑ guī 注音:ㄨˋ ˙ㄌㄚ ㄍㄨㄟ 词语解释 南美洲东南部国家。临大西洋。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人口320万(1993年)。首都蒙得维的亚。大部分为丘陵、平原。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畜牧业发达,肉类、羊毛和皮革为主要出口商品。 [Uruguay]正式名称乌拉圭东岸共和国。乌拉圭国旗南美洲东南部国家。面积:176,215平方千米。人口:约3,303,000(2001)。首都:蒙得维的亚。那里的高加索人大多具有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血统,为主要族群;其余为梅斯蒂索人、穆拉托人和黑人,印第安人几乎没有。语言:西班牙语(官方语言)。宗教:天主教、新教和犹太教。货币:乌拉圭比索。南美洲唯一位于热带以外的国家。地形主要由低高原和低丘陵区构成。主要河流是内格罗河;乌拉圭河构成该国与阿根廷的整个西部边界。矿产和能源资源有限。牧场几乎占土地面积的4/5,饲养了大量牲畜,为肉类、羊毛和皮革生产提供了保障。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燕麦和大麦。其他重要行业包括旅游业、渔业以及纺织品、化学制品和运输设备的生产。乌拉圭是两院制共和国;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欧洲人来此殖民以前,乌拉圭主要居住着查鲁亚印第安部落。1516年西班牙航海家J.D.德索利斯驶入拉普拉塔河湾。1680年葡萄牙人建立移民镇。嗣后,西班牙人将葡萄牙人逐出,于1726年建立蒙得维的亚城;50年后乌拉圭成为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的一部分。1811年脱离西班牙独立。1821年葡萄牙人重新占领该地区,并把它并为巴西的一省。1825年反抗巴西的起义导致乌拉圭1828年被承认为一个独立国家。1865~1870年该国曾与巴拉圭交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大部分时间里保持中立。1951年废除总统职位,代之以一个9人委员会。1966年通过新宪法并恢复总统制。1973年发生一场军事政变。1985年该国恢复文官统治。20世纪90年代该国经济总体好转。
- 乌思藏: "思"一作"斯"。元明称前后藏为乌思藏。
- 乌拉圭回合: 乌拉圭回合 基本解释:指从1986年9月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开始,到1993年底结束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多边贸易谈判。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第八次多边贸易谈判。谈判内容除货物贸易的关税减让以及减少非关税壁垒外,还包括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和建立多边贸易组织等议题。
- 乌德里: [Oudry, Jean-Baptiste](1686.3.17,法国 巴黎~1755.4.30,博韦) 法国洛可可艺术画家、挂毯设计师、插图画家。乌德里的挂毯就像他的绘画,色调精妙,对自然作了生动的描述,受到高度重视。乌德里的作品为俄国沙皇彼得大帝、瑞典王后和路易十五所赏识。路易十五曾命乌德里为他的狗画像,并任命他为官方皇家狩猎画师。
- 乌拉圭河: [Uruguay River]南美洲东南部河流。源于巴西南部,成为阿根廷与巴西南部边界以及阿根廷与乌拉圭边界的界河。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北部该河与巴拉那河汇流,形成拉普拉塔河河口湾。河道全长1,593千米,其间有多处因急流受阻,但从河口出发有约210千米航道可供海轮航行。
- 乌得勒支画派: [Utrecht school] 艺术流派主要由3位来自乌得勒支的荷兰画家组成的画派。他们分别是:D.范·巴比伦(约1590~1624)、G.van洪特霍斯特和H.泰尔布吕亨。在罗马游历期间,他们深受卡拉瓦乔的艺术影响。他们把新学到的绘画技法主要用在宗教题材画中,但同时也创作妓院场景和系列画,如专门表现官能的5幅作品。他们的画中有许多蜡烛、灯笼及其他人工光源,这也是他们与卡拉瓦乔之间的区别,后者从未使用过这样的技法。洪特霍斯特在当时名声最大,但泰尔布吕亨现在却被认为是3位画家中最有天分和才华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