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瓯是什么意思

  用"东瓯"造句

  •  1.  古族名。 越族的一支。 相传为 越王 勾践 的后裔。 分布在今 浙江省 南部 瓯江 、 灵江 流域。 其首领 摇 助 汉 灭 项羽 , 受封为 东海王 , 因都 东瓯 (今 浙江省 温州市 ), 俗称 东瓯王 。 参阅《史记‧东越列传》。
     
     2.   温州 及 浙江省 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
       ▶ 东晋 时于此置 永嘉郡 , 隋 废, 唐 时曾复置。
       ▶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 “ 东瓯 之木, 长洲 之林, 梓豫虽多, 而未可谓之为大厦之壮观, 华屋之弘丽也。”
       ▶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 “境接 东瓯 , 地邻 南越 。”
       ▶ 唐 顾况 《永嘉》诗: “ 东瓯 传旧俗, 风日江边好。”
     
     3.  古星座名。
       ▶ 《宋史‧天文志四》: “东瓯五星在翼南, 蛮夷星也。”瓯, 亦作“ 区 ”。 参阅《晋书‧天文志上》。
  • :    (東)dōng ㄉㄨㄥˉ1)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方。...
  • :    (甌)ōu ㄡˉ1)小盆。2)杯:~子。茶~。酒~。金~(a.金属酒器...
  • 东生:    指 唐 代东都 洛阳 国子监中的生徒。    ▶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 “予徵博士, 君以使已。 相见京师, 过愿之始。 分教东生, 君掾雍首。 两都相望, 于别何有。”
  • 东瓜穰青花:    端溪 砚石品种之一。    ▶ 清 钮琇 《觚剩‧石言》: “ 端溪 砚石, 古今所贵……其绝品, 东瓜穰青花及眼生蕉叶白。”
  • 东田:      1.   秦 汉 对 陕 东六国田亩的总称。 别于 商鞅 变法后的 秦 田。    ▶ 《礼记‧王制》: “古者以 周 尺八尺为步, 今以 周 尺六尺四寸为步。 古者百亩, 当今东田百四十六亩三十步。”    ▶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王制>东田名制解义》: “谓之‘今东田’者, 汉文帝 时, 洛 滨以东, 河 北 燕 赵 及南方旧井地。    ▶ 武帝 以后即无之。    ▶ 《史记‧秦本纪》云: ‘ 商鞅 开阡陌, 东地渡 洛 。 ’言‘开阡陌’者, 改井田以二百四十步为亩;言‘东地渡 洛 ’, 则尽 秦 地井田皆改, 而六国仍以步百为亩;故谓之东田, 对 秦 田言之也。”    2.   南朝 齐 文惠太子 所建楼馆名。    ▶ 《南史‧齐纪下‧废帝郁林王纪》: “先是, 文惠太子 立楼馆于 锺山 下, 号曰‘东田’, 太子屡游幸之。”    ▶ 《南齐书‧文惠太子传》: “后上幸 豫章王 宅, 还过太子 东田 , 见其弥亘华远, 壮丽极目, 于是大怒。”    3.  泛指农田。    ▶ 唐 储光羲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诗之九: “我念天时好, 东田有稼穑。”    ▶ 明 皇甫汸 《奉答子安兄》诗: “暂就北山招, 转惬东田税。”

相关词汇

        :    (東)dōng ㄉㄨㄥˉ1)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方。...
        :    (甌)ōu ㄡˉ1)小盆。2)杯:~子。茶~。酒~。金~(a.金属酒器...
        东生:    指 唐 代东都 洛阳 国子监中的生徒。    ▶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 “予徵博士, 君以使已。 相见京师, 过愿之始。 分教东生, 君掾雍首。 两都相望, 于别何有。”
        东瓜穰青花:    端溪 砚石品种之一。    ▶ 清 钮琇 《觚剩‧石言》: “ 端溪 砚石, 古今所贵……其绝品, 东瓜穰青花及眼生蕉叶白。”
        东田:      1.   秦 汉 对 陕 东六国田亩的总称。 别于 商鞅 变法后的 秦 田。    ▶ 《礼记‧王制》: “古者以 周 尺八尺为步, 今以 周 尺六尺四寸为步。 古者百亩, 当今东田百四十六亩三十步。”    ▶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王制>东田名制解义》: “谓之‘今东田’者, 汉文帝 时, 洛 滨以东, 河 北 燕 赵 及南方旧井地。    ▶ 武帝 以后即无之。    ▶ 《史记‧秦本纪》云: ‘ 商鞅 开阡陌, 东地渡 洛 。 ’言‘开阡陌’者, 改井田以二百四十步为亩;言‘东地渡 洛 ’, 则尽 秦 地井田皆改, 而六国仍以步百为亩;故谓之东田, 对 秦 田言之也。”    2.   南朝 齐 文惠太子 所建楼馆名。    ▶ 《南史‧齐纪下‧废帝郁林王纪》: “先是, 文惠太子 立楼馆于 锺山 下, 号曰‘东田’, 太子屡游幸之。”    ▶ 《南齐书‧文惠太子传》: “后上幸 豫章王 宅, 还过太子 东田 , 见其弥亘华远, 壮丽极目, 于是大怒。”    3.  泛指农田。    ▶ 唐 储光羲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诗之九: “我念天时好, 东田有稼穑。”    ▶ 明 皇甫汸 《奉答子安兄》诗: “暂就北山招, 转惬东田税。”
        东瓜穣青花:     东瓜穣青花(東瓜穰青花)拼音:dōng guā ráng qīng huā 注音:ㄉㄨㄙ ㄍㄨㄚ ㄖㄤˊ ㄑㄧㄥ ㄏㄨㄚ 词语解释端溪 砚石品种之一。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砚石,古今所贵……其絶品,东瓜穰青花及眼生蕉叶白。”
        东白:      1.  指 东白源 , 七十二福地之一。 地在今 江西省 奉新县 境。 传说中的仙境。    ▶ 前蜀 贯休 《酬周相公见赠》诗: “境陟名山烹锦水, 睡忘 东白 洞平茶。”参见“ 七十二福地 ”。 参阅《洞天福地记》。    2.  指 浙江省 东阳县 东白山 。 亦以代指 东阳县 。    ▶ 宋 楼钥 《送从弟叔韶尉东阳》诗: “况将尉 东白 , 士友尚歆艳。”
        东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赵王 ﹞与 秦王 会 渑池 。    ▶ 秦王 饮酒酣, 曰: ‘寡人窃闻 赵王 好音, 请奏瑟。 ’ 赵王 鼓瑟。”    ▶ 赵 在 秦东 。 后因以“东瑟”谓国君受辱。    ▶ 晋 潘岳 《西征赋》: “耻东瑟之偏鼓, 提西缶而接刃。”    ▶ 晋 卢谌 《览古》诗: “西缶终双击, 东瑟不只弹。”
        东皇:      1.  指天神 东皇太一 。    ▶ 南朝 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 “秉玉朝群帝, 樽桂迎 东皇 。”    ▶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 “俗尚 东皇 祀, 谣传 义帝 冤。”    ▶ 元 陈樵 《碧落洞》诗: “杖头化作光明烛, 愿逐 东皇 下九垓。”参见“ 东皇太一 ”。    2.  指司春之神。    ▶ 唐 戴叔伦 《暮春感怀》诗: “ 东皇 去后韶华在, 老圃寒香别有秋。”    ▶ 宋 姜夔 《卜算子‧梅花八咏》词: “长信昨来看, 忆共 东皇 醉。 此树婆娑一惘然, 苔藓生春意。”    ▶ 明 陈所闻 《懒画眉‧春闺四咏》曲: “愁他春尽问 东皇 , 为甚不住些儿去得忙。”    ▶ 郁达夫 《除夜奉怀》诗: “明朝欲向空山遁, 为恐 东皇 笑我痴。”
        东班:    古代朝会时, 排列在朝堂东侧的位次, 多为文官。 与西班对称。    ▶ 《明史‧礼志七》: “ 万历 三年令常朝日记注起居官四人, 列于东班给事中上, 稍前, 以便观听。”
        东皇公:    见“ 东王公 ”。
        东珠:    指 松花江 下游及其支流所产的珍珠, 颗大光润, 极为名贵。    ▶ 清 帝与王公以之为冠饰, 并以多少分等秩。 亦称北珠。    ▶ 清 吴桭臣 《宁古塔纪略》: “﹝ 宁古塔 ﹞河内多蚌蛤, 出东珠极多, 重有二三钱者, 有粉红色, 有天青色, 有白色。”    ▶ 清 阿桂 等《满洲源流考‧物产‧东珠》: “东珠出 混同江 及 乌拉 、 宁古塔 诸河中, 匀圆莹白, 大可半寸, 小者亦如菽颗。 王公等冠顶饰之, 以多少分等秩, 昭宝贵马。”    ▶ 《清史稿‧舆服志二》: “皇帝朝冠……顶三层, 贯东珠各一, 皆承以金龙四, 饰东珠如其数。”参见“ 北珠 ”。

其他语言

相邻词汇

  1. "东珠"什么意思
  2. "东班"什么意思
  3. "东瑟"什么意思
  4. "东瓜穣青花"什么意思
  5. "东瓜穰青花"什么意思
  6. "东生"什么意思
  7. "东田"什么意思
  8. "东白"什么意思
  9. "东皇"什么意思
  10. "东皇公"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