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 广州 起义, 喻培伦 ( 云纪 )、 林时爽 、 方声洞 等一百馀人英勇牺牲, 后经 广州 人民收殓遗骸七十二具, 葬于 黄花岗 , 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岗: (崗)gǎng ㄍㄤˇ1)高起的土坡:山~。景阳~。2)平面上凸起的一...
- 七十二: 古以为天地阴阳五行之成数。 亦用以表示数量多。  ...
- 烈士: lièshì①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革命~ㄧ~陵园。②〈书〉有志于建立...
- 七十二: 古以为天地阴阳五行之成数。 亦用以表示数量多。 ▶ 《史记‧封禅书》: “古者封 泰山 禅 梁父 者七十二家, 而 夷吾 所记者十有二焉。” ▶ 《玉台新咏‧古乐府诗<相逢狭路间>》: “入门时左顾, 但见双鸳鸯。 鸳鸯七十二, 罗列自成行。” ▶ 唐 李白 《梁甫吟》: “东下 齐 城七十二, 指挥 楚 汉 如旋蓬。” ▶ 清 魏源 《三湘棹歌‧蒸湘》: “水复山重行未尽, 压来七十二峰影。”
- 七十二候: 古代以五日为一候, 一月六候, 三候为一节气。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 共七十二候。 它是根据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现象变化的徵候, 说明节气变化, 作为农事活动的依据。 ▶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 “七十二候纵说万类不齐, 那礼家记事者, 何以就敢毅然断为‘爵入大水为蛤’哉?此格物之所以难也。”按, 七十二候之说, 最初见于《逸周书》、《吕氏春秋》十二纪, 汉 儒列于《礼记‧月令》, 又见于《淮南子‧时则训》, 《魏书》始入《律历志》。 但各书所举月令物候互有出入, 即 唐 王冰 注《素问》所引《吕氏春秋》七十二候, 亦与今本《吕氏春秋》及历中所载不同。 参阅 清 李调元 《月令气候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