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口不道是什么意思

发音:   "绝口不道"的近义词  "绝口不道"的反义词  用"绝口不道"造句
  • jué kǒu bù dào

    【解释】指闭口不谈。
    【出处】《汉书·丙吉传》:“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
    【示例】无如当放逐之余,~。(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十)
    【拼音码】jkbd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闭口不说话
  • 绝口:    juékǒu①住口(只用在‘不’后):赞不~。②因回避而不开口:他~不...
  • 不道:    bùdào(1)[unknown;unexpectedly;do no...
  • 绝口:    juékǒu①住口(只用在‘不’后):赞不~。②因回避而不开口:他~不提此事。
  • 不道人:    无道之人。    ▶ 《荀子‧解蔽》: “以其不可道之心取人, 则必合于不道人而不合于道人。 以其不可道之心与不道人论道人, 乱之本也。”
  • 不道得:    见“ 不道的 ”。

相关词汇

        绝口:    juékǒu①住口(只用在‘不’后):赞不~。②因回避而不开口:他~不...
        不道:    bùdào(1)[unknown;unexpectedly;do no...
        绝口:    juékǒu①住口(只用在‘不’后):赞不~。②因回避而不开口:他~不提此事。
        不道:    bùdào(1)[unknown;unexpectedly;do not know;be contrary to one's expectation]∶不料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的罪名。――鲁迅《“友邦惊诧”论》(2)[outrage;immoral]∶无道大逆不道
        不道人:    无道之人。    ▶ 《荀子‧解蔽》: “以其不可道之心取人, 则必合于不道人而不合于道人。 以其不可道之心与不道人论道人, 乱之本也。”
        不道得:    见“ 不道的 ”。
        不道德:    bùdàodé不符合道德标准的:随地吐痰是~的行为。
        不道的:      1.  岂肯;难道。    ▶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四摺: “则今日写本申朝, 不道的饶了你哩也。”    ▶ 元 李行道 《灰阑记》楔子: “我去之后, 你好生看觑看母亲。 若有些好歹, 我不道的轻轻饶了你哩!”    ▶ 《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 “你这小孩儿家, 空口来说空话, 倒还敢奚落老娘, 老娘不道的吃伤了哩?”    2.  不至于, 不见得。    ▶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一摺: “嫂嫂, 当初依 关羽 呵, 今日不道的有失也。”    ▶ 《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你空手去说亲, 只道你去取笑他;我教你把这件物事将去为定, 他不道得不肯。”    3.  犹言岂不是。    ▶ 《水浒传》第十六回: “便卖些与我们, 打什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 便又救了我们热渴。”
        再不道:    犹言再也想不到。    ▶ 《荡寇志》第七一回: “﹝ 卢俊义 ﹞好不凄惶, 叹口气道: ‘再不道我 卢俊义 今年三十三岁, 却在这里做强盗。 ’”
        可不道:      1.  犹言岂不闻, 岂不知。    ▶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摺: “可不道‘一言既出, 便有驷马难追’!已招伏, 怎改易, 要承抵。”    ▶ 明 康海 《中吕粉蝶儿‧代友人官邸书怀》套曲: “可不道‘官清法正’自无哗!见如今流离逃窜未安插。”    ▶ 清 李渔 《蜃中楼‧献寿》: “可不道‘江山虽改, 秉性犹存’!”    2.  岂不是。    ▶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四摺: “这桩事可不道你也和他曾有首尾来!”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一摺: “你道俺才过二旬, 有一日粉消香褪, 可不道老死在风尘!”    3.  却不想;却不料。    ▶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摺: “你则会饮酒食, 着别人苦战敌, 可不道生受了有谁知!”
        怕不道:    见“ 怕不待 ”。
        怪不道:    同“怪不得”。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 “怪不道呢, 我在 老二酉 打听姻伯的住处, 他们只回说不知道。”
        知不道:    方言。 不知道。    ▶ 《醒世姻缘传》第二回: “我也知不道甚么是争锋吃醋。”    ▶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章: “你们(伪军)在俺庄一打仗, 俺还知不道死活呢!”
        誉不绝口:    yù bù jué kǒu 【解释】不住地称赞。【拼音码】ybjk
        赞不绝口:    zàn bù jué kǒu 【解释】不住口地称赞。【示例】西湖美丽的风景使游人~。【拼音码】zbjk【灯谜面】连连叫好【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英文】full of praise
        口不二价:    谓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口不应心:    kǒu bù yìng xīn 【解释】应:符合。心口不一致。【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官人,你昨夜恁般说了,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拼音码】kbyx【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英文】words not agreeing with the heart
        口不择言:    kǒu bù zé yán 【解释】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出处】《北史·魏艾陵伯子华传》:“性甚褊急,当其急也,口不择言,手自捶击。”【示例】郭沫若《蔡文姬》第一幕:“周近他居然这样~,他怎么能这样说!”【拼音码】kbzy【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紧急情况
        心口不一:    xīn kǒu bù yī 【解释】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示例】俞天白《危栏》:“我竟失态到这地步!但我仍然~。”【拼音码】xkby【用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英文】say what one doesn't think
        缄口不言:    jiān kǒu bù yán 【解释】缄:封闭。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出处】《明史·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示例】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商民工匠,见诸官绅,皆~,恐犯当道之怒,祸生不测云。”【拼音码】jkby【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形容沉默不语【英文】dummy up
        赞口不绝:    见“赞不绝口”。
        钳口不言:    qián kǒu bù yán 【解释】钳口:闭口。闭着嘴不说话。【出处】《庄子·田子方》:“吾形解而不欲动,口钳而不欲言,吾所学者,直土梗耳!”【示例】遇廷争则~,罗谴责则引身潜避。(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六)【拼音码】qkby
        闭口不言:    bì kǒu bù yán 【解释】言:说,讲。闭住嘴巴不言语,指有话不说【出处】西汉·桓宽《盐铁论·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示例】他~这件事【拼音码】bkby【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比喻人因各种原因而不说话【英文】keep one's mouth shut
        大逆不道:    dà nì bù dào 【解释】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汉书·杨恽传》:“为妖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拼音码】dnbd【灯谜面】顺耳话【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指叛逆【英文】treason and heresy 【故事】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楚军与汉军在广武城相遇,项羽想与刘邦单独角斗来结束战事,刘邦死活不肯应战,只是列举项羽十大罪状,说项羽是大逆不道。项羽气得浑身发抖,命令士兵向汉军放箭,刘邦中箭,汉军只好退回皋城防守
        一口不能着两匙:    古谚。 犹言贪多嚼不烂。    ▶ 宋 范成大 《丙午新正书怀》诗之四“口不两匙休足谷, 身能几屐莫言钱”原注: “ 吴 谚云: 一口不能著两匙。”

其他语言

        绝口不道的俄语:pinyin:juékǒubùdào перестать говорить, больше не упоминать (о чём-л.); обходить молчанием, умалчивать

相邻词汇

  1. "绝出"什么意思
  2. "绝力"什么意思
  3. "绝区"什么意思
  4. "绝卖"什么意思
  5. "绝口"什么意思
  6. "绝句"什么意思
  7. "绝叫"什么意思
  8. "绝叹"什么意思
  9. "绝后"什么意思
  10. "绝后光前"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