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应以理服人, 而不应动武。
▶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君子动口不动手!’ 阿Q 歪着头说。”
▶ 毛泽东 《做革命的促进派》: “无产阶级政党一般地还是要有两条, 君子动口不动手, 第一条;第二条, 小人要动手, 老子也动手。”
君子动口不动手是什么意思
相关词汇
- 君子: jūnz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正人~ㄧ以小人之心度~...
- 动口: dòngkǒu[resort to eloquence] 诉诸于言辞宁...
- 不: bù ㄅㄨˋ1)副词。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
- 动手: dòng shǒu①开始做;做:早点儿~早点儿完ㄧ大家一齐~。②用手接...
- 动口: dòngkǒu[resort to eloquence] 诉诸于言辞宁动口不动手
- 动手: dòng shǒu①开始做;做:早点儿~早点儿完ㄧ大家一齐~。②用手接触:展览品只许看,不许~。③指打人:两人说着说着就动起手来了。
- 君子: jūnz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正人~ㄧ以小人之心度~之腹。
- 动手术: dòng shǒushù(1)[perform an operation;operate]∶给某人做手术(2)[have an operation;be operated on]∶被做手术
- 动手动脚: 1. 谓男女间挑逗、戏弄一类的举动。 ▶ 《水浒传》第八一回: “ 燕青 恐怕他动手动脚, 难以回避, 心生一计。” ▶ 《西游补》第六回: “ 行者 当时暗想, 若是便去了, 又不曾问得 秦始皇 消息;若与他同入帐中, 倘或动手动脚, 那时依他好, 不依他好?”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你怎么动手动脚……’ 尼姑 满脸通红的说, 一面赶快走。” 2. 指动手打人。 ▶ 《水浒传》第三二回: “你这个鸟头陀, 好不依本分!却怎地便动手动脚!” ▶ 《官场现形记》第四四回: “那老妈见老爷动手动脚, 索性赖着不起来。” ▶ 峻青 《海啸》第四章七: “小同志, 你这样动手动脚的可不对呀, 咱们八路军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不兴打人骂人。” 3. 指实际着手去做某一件事情。 ▶ 毛泽东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他们主观上也要大家动手动脚去做, 但是不让人家知道要做的是怎么一回事, 应当怎样做法。”
- 劳动手段: láodòng shǒuduàn劳动资料的旧称。
- 不动产: bùdòngchǎn不能移动的财产,指土地、房屋及附着于土地、房屋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如树木、水暖设备等)。
- 不动尊: 1. 佛教语。 即 不动明王 。 亦泛指佛菩萨。 因其不为生死、烦恼所动, 世间所尊, 故称。 ▶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五: “官局正门里皆于中间用小木龛供佛, 曰 不动尊佛 。” ▶ 宋 杨万里 《宿孔镇观雨中蛛丝》诗之三: “空中仰面却飞身, 寂似 毗耶 不动尊。” 2. 银钱的俗称。 ▶ 宋 陶谷 《清异录‧人事》: “郎君家库里许多青铜, 教做不动尊, 可惜烂了。”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 “夜与弟共发之, 石池盈丈, 满中皆不动尊也。” ▶ 何垠 注: “不动尊, 白镪也。”
- 动不动: dòng budòng表示很容易产生某种行动 或情况(多指不希望发生的),常跟‘就’连用:~就感冒ㄧ~就发脾气。
- 行不动: 动不动。 表示很容易发生某种行动。 ▶ 《红楼梦》第七五回: “说着, 大家都笑起来, 邢德全 也喷了一地饭, 说: ‘你这个东西, 行不动儿就撒村捣怪的!’”
- 口不二价: 谓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 口不应心: kǒu bù yìng xīn 【解释】应:符合。心口不一致。【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官人,你昨夜恁般说了,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拼音码】kbyx【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英文】words not agreeing with the heart
- 口不择言: kǒu bù zé yán 【解释】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出处】《北史·魏艾陵伯子华传》:“性甚褊急,当其急也,口不择言,手自捶击。”【示例】郭沫若《蔡文姬》第一幕:“周近他居然这样~,他怎么能这样说!”【拼音码】kbzy【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紧急情况
- 心口不一: xīn kǒu bù yī 【解释】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示例】俞天白《危栏》:“我竟失态到这地步!但我仍然~。”【拼音码】xkby【用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英文】say what one doesn't think
- 绝口不道: jué kǒu bù dào 【解释】指闭口不谈。【出处】《汉书·丙吉传》:“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示例】无如当放逐之余,~。(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十)【拼音码】jkbd【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闭口不说话
- 缄口不言: jiān kǒu bù yán 【解释】缄:封闭。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出处】《明史·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示例】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商民工匠,见诸官绅,皆~,恐犯当道之怒,祸生不测云。”【拼音码】jkby【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形容沉默不语【英文】dummy up
- 赞口不绝: 见“赞不绝口”。
- 钳口不言: qián kǒu bù yán 【解释】钳口:闭口。闭着嘴不说话。【出处】《庄子·田子方》:“吾形解而不欲动,口钳而不欲言,吾所学者,直土梗耳!”【示例】遇廷争则~,罗谴责则引身潜避。(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六)【拼音码】qkby
- 闭口不言: bì kǒu bù yán 【解释】言:说,讲。闭住嘴巴不言语,指有话不说【出处】西汉·桓宽《盐铁论·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示例】他~这件事【拼音码】bkby【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比喻人因各种原因而不说话【英文】keep one's mouth shut
- 伪君子: wěijūnzǐ外貌正派,实际上卑鄙无耻的人。
- 使君子: 植物名。 又名留求子。 使君子科, 常绿蔓生, 木质, 长二丈许, 五月花开如穗状, 红色, 可观赏。 实长寸许, 外壳青黑有棱, 内仁可供药用。 性温味甘, 功用消积杀虫, 是驱除蛔虫的特效药。 俗传 潘州 郭使君 疗小儿多用此药。 后因称为“使君子”。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使君子》: “原出 海南 交趾 , 今 闽 之 绍武 , 蜀 之 眉州 , 皆栽种之, 亦易生。 其藤如葛绕树而上……仁长如榧仁, 色味如栗, 久则油黑不可用。”
其他语言
- 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英语:a gentleman uses his tongue but not his fists.; a man of honour reasons things out, and does not resort to force 短语和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