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鐺)
dāng ㄉㄤˉ
1)同“当”⑩。
(鐺)
chēng ㄔㄥˉ
1)烙饼或做菜用的平底浅锅:饼~。
2)温器:酒~。茶~。
(1)
鐺
dāng
(2)
锒铛。锁系囚人的铁索 [shackles]
铛,锒铛也。从金,当声。――《说文》。按,锁曰锒铛。
(3)
女子的耳饰 [ear-ornaments]
足履革屣,耳悬金铛。――《北史》
- 铛头 执掌烹饪的厨师。 ▶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食店》: “行菜得之, 近局次立, 从头唱念, 报与局内。 当局者谓之铛头, 又曰着案讫。” ▶ 邓之诚 注: “案今都中谓之掌灶, 或称掌勺。” ▶ 宋 周密 《武林旧事‧酒楼》: “凡下酒羹汤, 任意索唤, 虽十客各欲一味, 亦自不妨。 过卖铛头, 记忆数十百品, 不劳再四传喝。”
- 铚艾 收割。 引申指收获。 艾, 通“ 乂 ”。 ▶ 《诗‧周颂‧臣工》: “命我众人, 庤乃钱鎛, 奄观銍艾。” ▶ 毛 传: “銍, 获也。” ▶ 马瑞辰 通释: “‘奄观銍艾’, 甚言其收获之速, 乃所以为劝耳……《良耜》‘获之挃挃’, 传: ‘挃挃, 获声也。 ’《说文》: ‘銍, 获禾短镰也。 ’‘挃, 获禾声。 ’是挃与銍有别。 而《尔雅‧释训》‘銍銍, 获也’及此诗皆作銍者, 假借字也。 艾亦乂之假借, 《说文》: ‘乂, 芟草也。 或作刈。 ’又: ‘获, 乂谷也。 ’是芟草、获谷通谓之乂。” ▶ 明 刘基 《早行衢州道中》诗: “农家喜銍艾, 行歌向东阡。”
- 铛户 以煎盐为业的人家。 ▶ 《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二》: “其 北京 管内盐铛户, 合纳逐年盐利。” ▶ 《宋史‧食货志下五》: “ 仁宗 时, 分 永利东 、 西 两监。 东隶 并州 , 西隶 汾州 。 籍州民之有硷土者为铛户, 户岁输盐于官, 谓之课盐, 馀则官以钱售之, 谓之中卖。” ▶ 《文献通考‧徵榷三》: “鬻硷为盐, 大抵硷土, 或厚或薄, 薄则利微, 铛户破产不能足其课。”
- 铚权 谓用武力压服与用计谋控制对方。 ▶ 汉 贾谊 《新书‧势卑》: “夫 胡 人于古小诸侯之所銍权而服也。 奚宜敢悍若此?”
- 铛旋 即铛。 一种古代的炊器。 ▶ 清 叶廷管 《吹网录‧史载之方题跋》: “﹝ 朱师古 ﹞得异疾, 不能食, 闻荤腥气辄呕。 惟用一铛旋, 煮汤沃淡饭数匕食之。 每用铛, 亦须涤十馀次。”
- 铚 (銍)zhì ㄓˋ1)古代一种短的镰刀。2)割稻穗。
- 铛油 犹言入锅煎炸。 ▶ 明 徐渭《赋得渔人网集澄潭下》之二: “提向酒家都藿叶, 可怜无计避铛油。”
- 铙鼙 铙鼓与鼙鼓。 借指乐府中的铙歌与鼙舞歌。 ▶ 元 吴莱 《忆寓方子清》诗: “经筌参《老》《易》, 乐府录铙鼙。”
- 铛脚刺史 唐 薛大鼎 、 郑德本 和 贾敦颐 , 俱为刺史, 分治三州, 皆有政绩。 时人称“铛脚刺史”。 因铛有三足, 故以为喻。 ▶ 《旧唐书‧良吏传上‧薛大鼎》: “﹝ 薛大鼎 ﹞ 贞观 中, 累转鸿胪少卿、 沧州 刺史……时与 瀛州 刺史 贾敦颐 、 曹州 刺史 郑德本 , 俱有美政, 河北 称为‘铛脚刺史’。”
- 铙鼓 1. 乐器中鼓的一种。 ▶ 唐 时大驾出行, 卤簿鼓吹, 有前后两部, 皆有铙鼓十二。 又凯旋入京都, 行献俘仪, 奏凯乐所有铙吹二部乐中。 亦有铙鼓。 见《新唐书‧仪卫志下》。 ▶ 《文献通考‧乐九》引《唐六典》: “凡军鼓之制有三: 一曰铜鼓, 二曰战鼓, 三曰铙鼓。” ▶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东蛮》: “歌诗铙鼓间, 以壮我之戎。” ▶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四: “﹝ 郑戬 ﹞置酒高会, 旗帜绛野, 铙鼓聒天, 虏众十万不敢动。” 2. 铙和鼓。 泛指打击的响器。 ▶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 “铙鼓嘲轰, 高管噭咏。”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和尚》: “生平不奉一经, 持一咒, 迹不履寺院, 室中亦未尝蓄铙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