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鏡)
jìng ㄐㄧㄥˋ
1)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子(亦指“眼镜”)。~台。~匣。~奁。铜~。穿衣~。
2)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各种器具,上面的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头。~片。眼~。胃~。凸~。凹~。三棱~。望远~。显微~。
3)监察,借鉴:~戒。
4)照耀:“荣~宇宙”。
·参考词汇:
lens looking glass mirror
- 镜中鸾 镜中之鸾鸟。 ▶ 唐 李贺 《贝宫夫人》诗: “长眉凝绿几千年, 清凉堪老镜中鸾。” ▶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三: “多羞钗上燕, 真愧镜中鸾。”参见“ 镜鸾 ”。
- 镛石 大钟和磬。 ▶ 《宋书‧礼志三》: “乃诏联事掌祭, 宾客赞仪, 金支宿县, 镛石润响。”
- 镜伏 犹言蒙受恩光。 ▶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重让尚书敦劝表》: “复遣尚书臣 岱 、兼侍中臣 奂 等奉宣慈灵, 重赐勉诲。 镜伏回环, 悯默失图。” ▶ 南朝 梁 江淹 《齐王谢冕旒诸法物表》: “重被还旨, 芳讯愈越;镜伏殊私, 情影远震。”
- 镛 (鏞)yōng ㄩㄥˉ1)大钟,古代的一种乐器。
- 镜像 jìngxiàng[mirror image] 其各部分的排列与另一个作为模型的基本相似的东西的排列正相反;相对一根与之交错的轴或一个与之交错的平面为颠倒的东西
- 镚子儿 bèngzǐr〈方〉指极少量的钱:~不值ㄧ一个~也不给。
- 镜光 1. 镜子的光。 借指镜。 ▶ 清 黄遵宪 《山歌》: “一家女儿做新娘, 十家女儿看镜光。” 2. 明亮的光。 ▶ 唐 刘长卿 《水西渡》诗: “伊水摇镜光, 纤鳞如不隔。” ▶ 唐 许浑 《重游飞泉观》诗: “松叶正秋琴韵响, 菱花初晓镜光寒。” ▶ 唐 广宣 《驾幸普济寺应制》诗: “寺压山河天宇静, 楼悬日月镜光新。”
- 镚子 镚子(鏰子)拼音:bèng zǐ 注音:ㄅㄥˋ ㄗㄧˇ 词语解释原指 清 末不带孔的小铜币,十个当一个铜元。后把小形的硬币叫钢镚子或钢镚儿。也说镚儿。 刘半农 《扬鞭集·面包与盐》:“两子儿的面,一个錋子的盐,搁上半喇子儿的大葱。”
- 镜净 明净。
- 镚儿 bèngr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