谰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讕)
lán ㄌㄢˊ
1)抵赖,诬陷:~言(诬赖的话,没有根据的话,如“无耻~~”)。
- 谰言 lányán诬赖的话;没有根据的话:无耻~。
- 谯鼓 谯楼更鼓。 ▶ 宋 陆游 《客中夜寒戏作长谣》: “鼕鼕默数严谯鼓, 耿耿独看幽窗灯。” ▶ 明 叶宪祖 《金翠寒衣记》第一摺: “断送人谯鼓三更侧。”
- 谰词 谰辞。 ▶ 清 汪琬《与周汉绍书》: “仆再托致 元恭 手札, 力辨改窜《震川集》非是, 彼概置不答, 而辄谰词诟詈。” ▶ 清 王诒寿 《<越郡阐幽丁录>序》: “且夫华缋侈藻, 不可以状葆素之质也;谰词乏实, 不足以核茹苦之履也。”
- 谯黜 斥责。 ▶ 《新唐书‧魏徵传》: “时上封者众, 或不切事, 帝厌之, 欲加谯黜。”
- 谰语 妄语。 ▶ 《宋史‧窦偁传》: “有家法, 闺门敦睦, 人无谰语。” ▶ 清 赵翼 《戏老》诗: “应号活死人, 谰语聊自戏。” ▶ 梁启超 《<萃报>叙》: “又报章体例未善, 率互相剿说, 杂采谰语, 荒唐悠谬, 十而七八。”
- 谯阁 即谯楼。 ▶ 明 唐寅 《姑苏八咏》之六: “谯阁更残角韵悲, 客船夜半钟声度。”参见“ 谯楼 ”。
- 谰调 lándiào[calumny;slander] 谰言
- 谯门 建有了望楼的城门。 ▶ 《汉书‧陈胜传》: “攻 陈 , 陈 守令皆不在, 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 颜师古 注: “谯门, 谓门上为高楼以望者耳。” ▶ 唐 柳宗元 《柳州东亭记》: “出州南谯门, 左行二十六步, 有弃地在道南。” ▶ 宋 《燕翼诒谋录》卷三: “而置酒肆于谯门, 民持钱而出者, 诱之使饮, 十费其二三矣。”
- 谰谩 诬罔诋毁。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吉制府之死》: “吏隶诋呵以辱之, 并詈以谰谩之语。”
- 谯镌 责罚贬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