柽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檉)
chēng ㄔㄥˉ
1)〔~柳〕落叶灌木,老枝红色,叶像鳞片,花淡红色,有时一年开花三次,结蒴果。全树耐碱抗旱,适于造防沙林。亦称“三春柳”、“红柳”。
- 柽乳 赤柽树脂。 ▶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木下‧赤柽木》: “赤柽木, 无毒……其木中脂, 一名柽乳。”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柽柳》: “柽乳, 即脂汁……治金疮。”参见“ 柽柳 ”。
- 柼 yǎo ㄧㄠˇ1)拽物。
- 柽子 传说中的木名。
- 査 chá ㄔㄚˊ1)古同“查”。zhā ㄓㄚˉ1)古同“查”。
- 柽柳 木名。 也称观音柳、西河柳、三春柳、红柳等。 落叶小乔木, 赤皮, 枝细长, 多下垂。 分布于我国 黄河 、 长江 流域以及 广东 、 广西 、 云南 等地平原、沙地及盐硷地。 枝干可编制箩筐, 嫩枝和叶可入药, 性平味甘咸, 能透发痧疹。 ▶ 《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 “国出玉, 多葭苇, 柽柳、胡桐、白草。” ▶ 《新唐书‧吐蕃传下》: “河之西南, 地如砥, 原野秀沃, 夹河多柽柳。”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柽柳》。
- 柺棍 走路时拄的棍子。 手拿的一端多是弯曲的。 亦用于比喻。 ▶ 《花城》1981年增刊第4期: “我再也不给你们当保姆、当柺棍儿了, 倒要看看你们自己会不会走路!”
- 柾 jiù ㄐㄧㄡˋ1)古同“柩”。
- 柺杖 即拐杖。
- 柿 shì ㄕˋ1)落叶乔木,果实为扁圆形或圆椎形浆果,黄或橙红色,可食:~子。~饼。~霜。·参考词汇:persimmon柿霜 柿子椒 油柿 西红柿 柿子 柿饼
- 柺 guǎi ㄍㄨㄞˇ1)同“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