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名榜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亦作“长名榜”。
唐 代按资历考绩依次诠补官吏的名单。
▶ 《新唐书‧选举志下》: “ 高宗 总章 二年, 司列少常伯 裴行俭 始设长名榜, 引铨注法, 复定州县升降为八等, 其三京、五府、都护、都督府, 悉有差次, 量官资授之。”
▶ 《新唐书‧裴光庭传》: “初, 吏部求人不以资考为限, 所奖拔惟其才, 往往得俊乂任之, 士亦自奋。 其后士人猥众, 专务趋竞, 诠品枉桡。
▶ 光庭 惩之, 因 行俭 长名榜, 乃为循资格, 无贤不肖, 一据资考配拟。”
▶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长名榜》: “所谓长名榜, 言豫为长榜, 具列其名, 每遇铨选, 据此为定也。”参见“ 长名 ”。
- 长名 1. “长名榜”之俗称。 &n...
- 榜 bǎng ㄅㄤˇ1)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帖(官府的公告)。红~。张...
- 名榜 名刺;名片。 ▶ 《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 “正观玩间, 忽见一青衣小童, 进前作揖, 手执名榜一纸曰: ‘东人有名榜在此, 欲见解元, 未敢擅便。 ’”
- 长名 1. “长名榜”之俗称。 ▶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铨曹》: “ 高宗 龙朔 以后, 以不堪任职者众, 遂出长榜放之冬集, 俗谓之长名。” ▶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唐书十九‧长名榜》: “语曰: ‘长名以前, 选人属侍郎;长名以后, 侍郎属选人。 ’未登长名, 恐其被放, 故属侍郎;既登长名, 即日为官, 侍郎将以公事请托之。” 2. 宋 朝的一种官役。 ▶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 “国朝州郡役人之制, 衙前入役曰乡户、曰押录、曰长名;职次曰客司、曰通行, 官优者曰衙职。”
- 长名牓 长名牓(長名牓)拼音:cháng míng bǎng 注音:ㄔㄤˊ ㄇㄧㄥˊ ㄅㄤˇ 词语解释见“ 长名榜 ”。
- 长吏 zhǎnglì(1)[superior officer in county]∶称地位较高的县级官吏皆刑其长吏。――《史记·陈涉世家》(2)[superior officer]∶称地位较高的官员悦于长吏。――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 长君 1. 谓以年长者为君。 ▶ 《左传‧哀公六年》: “少君不可以访, 是以求长君, 庶亦能容群臣乎!” ▶ 《北史‧隋越王侗传》: “今海内未定, 须得长君。” ▶ 《新五代史‧吴世家‧杨溥》: “ 徐氏 秉政, 不欲长君, 乃立 溥 。” 2. 成年的公子。 ▶ 《后汉书‧独行传‧李善》: “ 续 ( 李续 )虽在孩抱, 奉之不异长君, 有事辄长跪请白, 然后行之。” 3. 泛指公子。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诚》: “别驾无长君, 子之。” 4. 对他人长兄的尊称。 ▶ 《汉书‧苏武传》: “前长君为奉车, 从至 雍 棫阳宫 , 扶辇下除, 触柱折辕, 劾大不敬, 伏剑自刎。” ▶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 长君 , ﹞ 武 兄 嘉 。”
- 长吁短气 见“长吁短叹”。
- 长吟 chángyín(1)[chant in the slow,low and deep tone]∶音调缓而长的吟咏(2)[chirp in slow tone]∶指虫鸟长声的鸣叫鸣蝉在树叶里长吟。――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长吁短叹 cháng xū duǎn tàn 【解释】长一声、短一声不住地叹气。形容发愁的神情。【出处】《乐府群珠·无名氏<金字经>》:“短叹长吁三两声。”【示例】少可有一万声~,五千遍捣枕槌床。(元·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二折)【拼音码】cxdt【灯谜面】瞪着眼睛吹死猪【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人不如意时【英文】moan and groan
- 长告 1. 旧时官吏告请长假。 ▶ 唐 白居易 《百日假满》诗: “长告初从百日满, 故乡元约一年回。” ▶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三年》: “ 申天规 昨乞长告, 访求其父。” 2. 常用为辞职的婉辞。 ▶ 金 元好问 《出京》诗: “从宦非所堪, 长告欣得请。”参见“ 长休 ”、“ 长休告 ”。
- 长吁 长叹。 ▶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杜子春》: “饥寒之色可掬, 抑天长吁。” ▶ 《宋史‧郑侠传》: “﹝ 郑侠 ﹞悉绘所见为图……疏奏, 神宗 反覆观图, 长吁数四。” ▶ 明 刘基 《长相思》诗之二: “凤皇不食鸱鴞呼, 嗟我欲往空长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