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田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佛教指菩萨所居之地。 亦为佛寺的别称。
▶ 唐 宋之问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 “散花多宝塔, 张乐布金田。”
▶ 五代 齐己 《湘西道林寺陶太尉井》诗: “林僧晓来此, 满汲洒金田。”
▶ 宋 王禹偁 《酬处才上人诗》: “可怜嗷嗷避征役, 半入金田不耕织。”参见“ 金地 ”。
2. 地名。
▶ 金田村 。 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平县 北部。 公元1851年 洪秀全 、 杨秀清 等在这里举行武装起义, 称“金田起义”。
- 金 jīn ㄐㄧㄣˉ1)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
- 田 tián ㄊㄧㄢˊ1)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野。耕~。2)和农业有关的:...
- 金田起义 Jīntián Qǐyì1851年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领导的农民起义。参看〖太平天国〗。
- 金甃 坚固的井壁。 ▶ 唐 罗邺 《吴王古宫井》诗之二: “含青薜荔随金甃, 碧砌磷磷生绿苔。” ▶ 唐 罗隐 《清溪江令公宅》诗: “还有往年金甃井, 牧童樵叟等闲窥。” ▶ 后蜀 欧阳炯 《更漏子》词: “玉阑干, 金甃井。 月照梧桐影。”
- 金甲 1. 金饰的铠甲。 ▶ 汉 蔡琰 《悲愤诗》: “ 卓 众来东下, 金甲耀日光。” ▶ 唐 李白 《胡无人》诗: “天兵照雪下 玉关 , 虏箭如沙射金甲。” ▶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金甲撞钟梦》: “ 建安 徐国华 , 宣和 间, 将入太学, 梦高楼中悬大金钟, 有金甲人立钟傍。” ▶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天门三将军》: “其天门有三人守卫之, 皆金甲。” 2. 借指兵事。 ▶ 宋 秦观 《郭子仪单骑见虏赋》: “谓令公尚临于金甲, 想可汗未厌于寰瀛。”
- 金瓶落井 又作:石沉大海。语本南朝齐宝月《估客乐》诗之二:“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 金甲豆 一年生草本植物。 攀缘茎, 叶卵形或斜三角状卵形, 花白色或淡黄色, 荚果扁平。 种子含油质, 可以吃, 也可入药, 有补血、消肿等作用。 也指这种植物的种子。 也叫雪豆。
- 金瓶梅 金瓶梅拼音:jīn píng méi 注音:ㄐㄧㄣ ㄆㄧㄥˊ ㄇㄟˊ 词语解释 长篇小说。明代兰陵笑笑生著。作者姓名尚未确考。一百回。据《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节敷衍而成。小说通过西门庆从发迹到暴死的经历及其家庭的兴衰荣枯,描绘出一幅明代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卷。人物性格复杂丰富,语言生动传神。但露骨的性描写是本书的严重缺陷。
- 金界 佛地, 佛寺。 ▶ 唐 高适 《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 “铁冠雄赏眺, 金界宠招携。” ▶ 宋 秦观 《观宝林塔张灯》诗: “势擎金界迥, 影蘸玉奁寒。” ▶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 “愿移大地为金界, 便觉长河尽酪酥。”
- 金瓶 1. 泛称精美的瓶状容器。 (1)汲器。 ▶ 《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淮南王篇》: “后园凿井银作床, 金瓶素绠汲寒浆。” ▶ 唐 黄滔 《景阳井赋》: “最堪惆怅, 金瓶之咽处依然。”(2)酒器。 ▶ 南朝 梁 沈约 《三月三日率尔成篇》: “象筵鸣宝瑟, 金瓶泛羽卮。” ▶ 明 常楼居 《山坡羊‧赏月》曲: “银屏, 望婵娟自在明。 金瓶, 尽狂夫自在倾。” 2. 花瓶的美称。 ▶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八九: “一枝插向金瓶里, 捧进君王玉殿来。” 3. 即金奔巴瓶。 ▶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 “如此者或一二人, 或三四人, 驻 藏 大臣覆验, 择日以金瓶掣签。”参见“ 金奔巴瓶 ”。
- 金畜 指秋天长成之犬。 ▶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食麻与犬” 汉 郑玄 注: “犬, 金畜也。” ▶ 孙希旦 集解: “万物至西方而章明成熟……麻, 金谷。 犬, 金畜也。” ▶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杀狗磔邑四门》: “犬者, 金畜;禳者, 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