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粥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yī guō zhōu
形容混乱的现象;一团糟:乱成~。
- 一 yí见‘一’(yī)。◆ 一yī一1①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参看〖数字〗...
- 锅 (鍋)guō ㄍㄨㄛˉ1)烹煮食物或烧水的器具:饭~。铁~。砂~。火~...
- 粥 zhōu ㄓㄡˉ1)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小米~。2)像粥的东...
- 一锅煮 yī guōzhǔ比喻不区别情况,对不同的事物作同样的处理。也说一锅烩、一勺烩。
- 一锅端 yī guō duān比喻全部消灭或尽其所有:把这伙贩毒分子来个~│各种各样的意见,~地往外倒。
- 一锅面 谓办事糊涂。 ▶ 南宋 理宗 时民生艰苦, 真德秀 负一时重望, 当时有谚曰: “若欲百物贱, 直待 真 直院。”及 真 任参知政事, 首先提出以尊崇道学、正心诚意为第一义, 接着又进献《大学衍义》, 皆不急之务。 人们大失所望, 即续上两句云: “吃了 西湖 水, 打成一锅面。”按 南宋 以 杭州 为京都, 故讽刺他既进朝廷, 吃的是 西湖 水, 办的是糊涂事。 见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真西山入朝诗》。
- 一个老鼠害一锅汤 俗谚。 比喻因一人、一事或一物而害了整体, 贻误全局。 ▶ 柳青 《狠透铁》: “好玄!还能让芽麦子混进去入库吗?发热、发霉, 一个老鼠害一锅汤。”
- 一锤子买卖 yī chuí zi mǎi mài 【解释】只做一次生意。多指价钱贵,货色次,服务态度不好,顾客不愿再来打交道。【拼音码】yczm【灯谜面】沙锅捣蒜;菜瓜打锣【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英文】the first and also the last deal
- 一锤定音 yī chuí dìng yīn 【解释】比喻做事干脆,说了算数。【拼音码】ycdy【灯谜面】千槌敲锣【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分句;比喻做事干脆,说了算数【英文】set the tune with one beat of the gong
- 一铺滩 亦作“一泼滩”。 一大堆。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七章: “反正夜战中, 敌人没有便宜讨。 瞧, 我们不是一出手就消灭他一铺滩?” 袁静 孔厥 《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 大水 下决心发言, 憋出一身汗, 前言不搭后语, 结结巴巴的说了一泼滩。”
- 一镜 1. 比喻言行可以借鉴得失的贤士。 ▶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任贤》: “ 太宗 后尝谓侍臣曰: ‘夫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 以防己过。 今 魏徵 殂逝, 遂亡一镜矣!’” 唐 崔道融 《悲李拾遗》诗之一: “行朝半夜烟尘起, 晓殿吁嗟一镜沈。” 2. 指像一面明镜的平水。 ▶ 唐 刘长卿 《旧井》诗: “旧井依旧城, 寒水深洞彻, 下看百馀尺, 一镜光不灭。” ▶ 唐 钱起 《赋得馀冰》诗: “晓日馀冰上, 春池一镜明。” ▶ 明 陈荩卿 《宴赏‧徐王孙惺予邀泛莫愁湖看莲》曲: “拿舟深入水云乡, 荡破湖心一镜光。” 3. 喻有如明镜的月亮。 ▶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 “映物连珠断, 缘空一镜升。” ▶ 明 梁辰鱼 《伤逝‧咏时序悼亡》曲: “长空一镜辉万里, 全无一点纤翳。”
- 一铺安心 方言。 犹一心一意。 ▶ 谷峪 《强扭的瓜儿不甜》六: “小孩子给娶上个媳妇, 这不是笑话吗?他们怎么能一铺安心地过日子?”
- 一长 一种长处。 ▶ 汉 王充 《论衡‧自纪》: “食千锺之禄, 无一长之德, 乃可戏也。” ▶ 宋 张实 《流红记》: “恨无一长, 不能图报, 早暮愧惧, 莫知所为。” ▶ 《荡寇志》第一一二回: “但此人或有一长可取, 亦未可知。” II 1. 一个首领。 ▶ 《逸周书‧武顺》: “三伯一长曰佐, 三佐一长曰右, 三右一长曰正, 三正一长曰卿, 三卿一长曰辟。” ▶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麟凤五灵, 王者之嘉瑞也”唐 孔颖达 疏: “龙是鱼鲔之长, 凤是飞鸟之长, 麟是走兽之长, 龟是甲虫之长, 饮食所须唯此四物, 四物之内各举一长。” 2. 一旦滋长。 ▶ 《陆象山语录》卷下: “此风一长, 岂不可惧?”
- 一铺 1. 旧时计算驿程的基本单位, 清 以十里为“一铺”。 ▶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驿传》: “今时十里一铺, 设卒以递公文。” 2. 用于塑像或壁画, 犹言一尊、一壁。 ▶ 唐 黄滔 《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 “于是于 开元寺 之 灵山 , 塑北方 毗沙门 天王一铺。” 3. 一张床铺。 ▶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 “公子便在父亲屋里小床上另打一铺睡下。”